第一问答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9|回复: 1

文学理论(一)

[复制链接]

3

主题

7

帖子

1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
发表于 2022-12-2 19: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编 文学的性质

一、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
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作家在社会生活中依据一定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所进行的艺术创造,具有认识性,倾向性和实践性等。
1、文学的认识性
文学的认识性,是指文学帮助人们认识自然,社会和精神世界的特性。它通过创造艺术形象,以不同于科学和逻辑的方法反映社会生活。
1)文学是客观世界在作家主观世界中反映的产物。
2)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
3)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整体性把握。
2、文学的倾向性
文学的倾向性,是指文学在反映特定社会生活时表现或流露出来的价值取向。他是作家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不自觉地显现,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宗教等倾向。
1)政治和思想倾向性是文学倾向性的主要体现。
2)文学的政治和思想倾向性必须与文学的真实性相统一。
3、文学的实践性
文学的实践性,是指文学反映社会实践而又通过影响读者心灵而能动的作用于社会实践活动的特性。
1)文学对政治实践的影响。
2)文学对经济、社会变革的影响。
3)文学对人的精神世界和观念的影响。

二、文学是审美的艺术
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还有其特殊的审美属性,是社会意识形态和审美艺术的统一。文学作为审美艺术的特征,主要体现为情感性,形象性和超越性。
1、文学的情感性
文学的情感性是指文学表达情感,并以此激发读者共鸣,促进社会情感交流的特性。
1)情感性是文学审美活动的基本特征。
2)情理交融是文学审美活动的现实表现。
2、文学的形象性
文学的形象性是指文学创造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以及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性。
1)形象性是文学之美的重要体现。
2)文学形象是有创造性,有生气,有意蕴的形象。
3、文学的超越性
文学的超越性是指文学通过艺术想象和审美理想,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获得心灵自由的特性。
1)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超越。
2)对人与社会现实关系的超越。
3)对人自我的超越。

三、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作为文学的媒介,语言深刻、全面地影响着文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使文学呈现出有别于其他艺术的间阶性,精神性和意蕴性。
1、文学的间接性
文学的间接性,是指文学不能像绘画,舞蹈,戏剧,影视艺术等其他艺术门类那样直接模拟呈现现实世界的物象,声音,行动与事件等,必须通过语言符号在头脑里展开想象和联想,从而间接的加以呈现。
2、文学的精神性
文学的精神性是指文学具有通过语言符号传达人类精神的丰富性和深刻性的特性。
3、文学的蕴藉性
文学的意蕴性是指文学具有在富有艺术意味的语言符号运用中含而不露的表达深长意味的特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6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
发表于 2025-2-5 11:41:01 | 显示全部楼层
珍爱生命,果断回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第一问答网

GMT+8, 2025-4-20 09:41 , Processed in 0.08029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