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问答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8|回复: 0

辩论|文学创造的价值更在于“载道”/“缘情”——反四

[复制链接]

6

主题

8

帖子

2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0
发表于 2023-1-19 01:0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谢谢主席,对方辩友,大家好!我方今天的观点是,文学创造的价值更在于缘情。
……
第一,正如我方一辩所说,缘情能更好的将文学作品进行呈现,达到作者抒发情志,读者产生共鸣的效果。文学是文字与情感融合而产生的艺术。
首先,在文学的创作与输出方面,孔子早就提出“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兴观群怨说。在这里,兴,指用比兴的手法抒情,观,指观社会风俗得失,群,指帮助人沟通感情,怨,指抒发怨情。由此可见,文学抒情的提法,早在孔子时期就初现端倪。爱国诗人屈原之所以作离骚,原因同样也是盖自怨生矣。所以司马迁会总结道古代贤人的文学著作是因为”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文学作品是作者向外的一个心灵通道,用以抒发感情,正如瓦尔登湖中所说,我们最了解的只有我们自己,别人的生活我们不了解,所以我们只能说说自己的事情。
其次,在文学的阅读与接收方面,缘情更能激发读者情感,引起共鸣。鲁迅为什么说“学医救不了中国人”而改去弃医从文,不正是用文学以缘国人爱国救亡之情,去做一个呐喊者,震醒更多熟睡的人么?大爱之情如此,小爱之情亦然。我会在余光中的乡愁中读到对故乡深深的怀恋,我会在龙应台的《目送》中看到父亲渐行渐远的背影,我会在归有光“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已”闻到幽幽的花香。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故而无论是从文学的输出还是输入,缘情是其最为主要也最为重要的方式。
第二,与载道相比,缘情相对自由,对人民群众的束缚更小,更能激发社会活力。他不像载道那样固定的灌输思想,限制读者理解,而是让读者发散思维,让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这又是对一部作品的重新建构,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倘若文学只以载道,单一的向群众灌输,文学乃至社会,都会止步不前,毫无创新。正因为语言本身所具有不可被定义的丰富性,所以文学更不可能被其所载的道固定。就像“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本是写战场上的兄弟情,演变到现在才成为描写爱情的绝美诗句。所以缘情较之载道,更具有生动性,人们对作品的理解会随时间而变化,因此我们的文学作品才能历久弥新,不断承载着新的价值,在每一个时代都焕发出勃勃生机。
所以,我方坚持认为:文学创造的价值更在于缘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第一问答网

GMT+8, 2025-4-21 22:55 , Processed in 0.09115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