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问答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0|回复: 1

文学阅读是最好的审美教育

[复制链接]

1

主题

7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
发表于 2023-1-12 03: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一篇是写给所有经历过中国高考,和没经历过中国高考的你我,小朋友和大朋友们。

审美教育重回我们的视线

引子:这是不同人调动通感从不同的艺术角度产生的审美情趣的结果,最终展现出多元化的文学之美,也是创新精神的成果。
近几年中国教育仿佛决心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教育人者、受教育的学生,以及全社会都屏住呼吸拭目以待。为什么我要说这是整个社会都在关注的事件?因为它关乎每个人的成长,不仅仅是考场上的学子。
这事还要从今年的高考全国甲卷作文说起,“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你读懂了么?大观园修好了,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需题名,不同人从不同角度去审视它的美,于是有了“翼然”“泻玉”和“沁芳”的美名。“翼然” 出自《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一清客从造型的角度发现了它的形态之美;“泻玉”化用“泻出于两峰之间”,一清客从水的流泻中发现了它的动态之美;而“沁芳”, 是宝玉独创的题名,它点化了花木映水的环境美,又渲染了人站于亭旁感受到的花香沁脾的意境美,当然谁也无法忽略,曹公在这份芬芳中深喻的贵妃元春高贵的身份,带给贾家的华贵之美。
今年的高考全国卷作文命题间接抛出了一个思考的引子,如何去理解文学审美的多样性之美?对,今年在考察点之一就是我们对审美情趣的赏析。
  我尽然第一次有一点喜欢这样的高考作文命题方向。少了一点过度的理性和批判,多了一份对文学性,艺术性的探索。我想今年偏题或者写不出来的学子也会不少,因为“审美” 似乎是传统教育中没有被重视的能力。但是,回顾我们中国历史,不是我们没有,而是缺失了,弄丢了。那么我们怎么重新拥有这些能力和素养?
文学和审美教育


引子 文学是审美的教育的最佳途径。
中国周代时期的六艺 ,是当时社会的审美教育,(礼、 乐 、射、 、御、 书、 数)中, “乐”是指赏析诗歌,陶冶情操。“礼”育之一是推崇语言美,重视表达的美感。魏晋南北朝的辩谈,两汉的赋,元明清的戏曲小说,都是极力推崇文学,可见,文学在社会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放眼西方,德国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应该是具有历史划时代意义的审美教育理论,他认为文学是审美教育的最佳途径。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已经深知文学之于审美的重要性。审美是一种高雅的情感体验,孩子在阅读中怎样才能发现到美、感知到美、体验到美、甚至享受到美呢?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唯一的途径就是“快乐阅读”,不带任何功利目的阅读,孩子的心情才会轻松愉悦,眼光才会在书本的细枝末节中闲庭信步,才会发现文字的美、故事的美、人物的美、思想的美。
快乐阅读

引子:从审美的视角去赏析作品,享受文学的魅力和乐趣,就要强调“快乐阅读”。
  孩子需阅读文学作品,其实是一个并不陌生的话题,但是实现孩子自主阅读完整书籍一直是一个难题,更别要说通过阅读丰富滋养人文素养,愉悦孩子的身心,更是望尘莫及。这里有一个误区,大多教育理念把阅读当成学科,当成一门需要钻研的课题,重视书中的知识、信息、主题思想、分析段落等等,但是我们忽略了营造一个轻松、自发、开放、互动的氛围,忘了孩子的天性就是“玩”,获得乐趣。怎么理解呢?西方一直以来都在推崇个性化教育和全面教育,特别是文艺复新后,教育主张培养有血有肉完整的人, 提出游戏式的学习,体会学习的快乐。十年前我的德国硕士论文题目就是Spielerisches Lernen im Fremdsprachunterrichten,翻译过来是外语课堂中的游戏式学习,从最开始我只是觉得这是研究如何高效学习,到后来学习了大量文献,发现通过游戏教学培养的孩子是快乐的、完整的,具有持续性创造能力的非学习机器。所以要让孩子主动阅读,就要让孩子感受阅读的乐趣,从而激发内在驱动力。
到这里,我们已经论证了通过阅读文学来培养审美能力,通过激发内在驱动力让孩子爱上阅读。培养审美能力终极目标之一是鼓励人愿意去发现美,自然之美,精神之美,人性之美等等。
文学之美

让孩子首先体会到文学之美就尤为重要。阅读文学必须是精读和思考型阅读,如果只是阅读中读情节,那美丽的文字就是过眼云烟;只有带着瞻仰的态度去赏析文字,带着探索思辨去揣摩文字,文学之美才会一点点被孩子理解。我们在文学精读中正是以这个为目标,传递美感和乐趣,孩子才会热爱阅读,才会去反复思考体会琢磨,才会内化成自己的审美能力。
如何向孩子传递文学之美?

  我们到底是如何实现这个目标的?篇幅有限,这里我稍微分享众多方法中的两点:
虽然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是通过文学提高审美能力,但是文学,艺术,和音乐在赏析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即,在结构、文学色彩、不同的韵律的角度去分析文学作品,这就是我们的创新阅读引导方法,
1. 分析文章的字、词、句、题目、篇章结构。文学作品如同古典音乐,有乐章,比如:引子、慢乐章、主体、终乐章,不同的篇章为什么这样设置,表达什么情感,分析文章的字、词、句、题目、篇章结构和重要情节,感受文学表现手法之美。
2. 琢磨细节、人物个性、情节、主题寓意。文学作品如名画,颜色烘托感情,人物表情暗藏寓意,笔触深浅反应情绪,光的运用升华整个画面的氛围。同样对于文学作品,需要反复体会琢磨细节,为什么要设置这个人物,为什么要说这句话等等,不是仅仅读情节,而是要深挖细节后的寓意,潜台词,启发学生自我提问。
审美,由两个要素构成,“审” 就是看,观察,经历,体会,“美”是广义的具有丰富意义事物,而阅读文学作品是沉浸式的和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共情,这是最深刻和全面的“审”

所以,审美教育和阅读文学并行,才是我们给孩子和自己最好的灵魂滋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8

帖子

1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4
发表于 昨天 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第一问答网

GMT+8, 2025-4-7 02:58 , Processed in 0.10446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