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港股医疗保健和 A 股医药最近 15 年市值>30 亿元港币/人民币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统计(市值过低的公司流动性和关注度均非常低,参考价值不大),可以发现(1)数量:港股和 A 股医药公司数量比例维持在27:100 左右。(2)总市值:港股和 A 股医药总市值比例由 2005 年末的 53:100 下降至2020 年末的45:100(人民币兑港币汇率以 1.2 计算,下同)。(3)中位市值:港股和A股医药中位市值比例由 2005 年末的 91:100 大幅上升至 2020 年末的 426:100。虽然港股医药公司的数量与 A 股医药比例大致维持稳定,总市值比例甚至有所下降,但港股医药的中位市值较 A 股医药大幅上升,表明港股医疗保健行业整体的市值中枢较A股医药有明显上移,两极分化更加严重,优质头部公司的表现更好,港股医疗保健行业尤其是优质公司的重要性日益提升。 与 A 股医药行业相比,港股医疗保健行业也具有自身的特色。(1)稀缺属性:港股医疗保健行业具有部分稀缺且优质的子行业,如生物科技、创新器械、互联网医疗、辅助生殖、牙齿矫正等。(2)估值优势:以AH 两地上市的医药公司作为样本统计,港股相对 A 股估值更低,更具性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