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问答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8|回复: 1

新时代旅游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复制链接]

1

主题

6

帖子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
发表于 2022-9-22 15:5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2年多地疫情反复,旅游市场明显弱于同期。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端午假期国内出游7961万人次,同比下降10.7%,国内旅游收入258.2亿元,同比下降12.2%,但整体比清明假期和五一假期有所恢复。携程的数据显示,端午假期总订单量比清明假期增长超30%,酒店和机票预订量比清明假期增长两位数,国内跨省团队游在跟团游业务中的占比接近80%,比清明假期增长超20%,旅游市场出现回暖迹象。



一、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2020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内旅游业受到较大冲击,国内旅游在巨大冲击后仅呈现缓慢恢复的趋势。到2021年底,我国国内旅游市场游客总量和收入虽较2020年有所恢复,但与2019年的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游客数量逐步恢复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2021年我国国内旅游总人数为32.46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加3.67亿人次,增长12.8%(恢复到2019年的54.0%)。其中,城镇居民23.42亿人次,增长13.4%;农村居民9.04亿人次,增长11.1%。

旅游收入恢复速度较快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游客的恢复,我国国内旅游收入更为理想。2021年,我国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消费总额)2.9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69万亿元,增长31.0%(恢复到2019年的51.0%)。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2.36万亿元,增长31.6%;农村居民旅游消费0.55万亿元,增长28.4%。


二、旅游产业发展趋势

从产业 融合来说,从“旅游+”向“+旅游”转型
旅游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有两种不同的模式,一种是+旅游,一种是旅游+。前者是旅游利用,即旅游化改造问题,后者是旅游主导,突出旅游的基本功能。
此次疫情的爆发对旅游企业,尤其是对旅游市场单一的旅游企业造成了严重影响。在旅游领域,除了景区、酒店等少数旅游企业外,大多数旅游企业在其业务发展中不应仅仅局限于旅游业,还应寻求新的消费市场,增强企业市场抗风险能力。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仅是由单一旅游功能的旅游+推动的,而是由多功能的“+旅游”方式推动的。



从旅游形态来说,从旅游要素组合向旅游要素独立转型
通常我们所说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都是以“游”这个要素为基础的。随着旅游形态的多元化发展,以“游”为核心的要素组合会形成相对独立的要素形态转型。
长期以来,国内旅游业的不同要素,无论是运营模式还是服务模式,都是以旅行社为核心进行资源配置的。在新的旅游时代,旅游要素企业的运行模式应根据不同旅游形态(度假、观光、休闲)和旅游空间形态(集散地、中转地、目的地)的旅游特征,重构自身的运营体系、服务模式、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



亲子游成为发展热点之一

一老一小开始成为市场热点,中国儿童占老年人口的比例都有增加。在生育政策潜力充分释放的同时,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长期的基本国情。所以说研学旅行、亲子旅游、老年旅游、康养旅居都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着幸福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人们对美好生活品质化、便利化、定制化的需求增加,旅游、文体娱、健康、养老等其他幸福产业进一步拓展。
碳中和促进绿色生态旅游的经济发展,双碳的实现将带来旅游业的结构调整和发展转型,同时还会促进生态旅游、绿色旅游、和低碳旅游的发展。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7日发布通知,即日起,恢复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经营旅游专列业务,并将旅游专列业务纳入跨省旅游“熔断”机制统一管理。根据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消息,中国铁路客流正在逐步回升,预计暑运期间发送旅客5.2亿人次,高峰日发送旅客1000万人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0

帖子

1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7
发表于 2022-9-22 15:51:15 | 显示全部楼层
[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第一问答网

GMT+8, 2025-4-9 02:03 , Processed in 0.09118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