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问答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4|回复: 0

值得推荐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毕业论文(98)

[复制链接]

4

主题

5

帖子

1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3
发表于 2023-1-15 19: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知乎神文章推荐
(面向全球开放的免费服务项目):


[1]万莉.约翰·福尔斯早期三部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3.
[2]刘力恺.论狄更斯小说中的浪漫倾向[D].湘潭大学,2013.
[3]唐珮.论君特·格拉斯小说《铁皮鼓》中的陌生化[D].湘潭大学,2013.
[4]冯瑶.阿富汗战乱背景下的人性思考[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5]徐丹.简·奥斯丁小说的叙事风格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6]郑雪.黑人女性的成长之路:《紫色》与《相助》的对比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7]张帆.讽刺之上的寓意—《格列佛游记》思想内涵再认识[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8]罗珊.托尔金《指环王》中的古典意识[D].江西师范大学,2013.‍


‍[9]张一立.米兰·昆德拉“叙思”小说人物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
[10]曾洁.凝视理论下的布尔加科夫戏剧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
[11]蔡菊平.《瓦尔登湖》的生态叙事—湖泊书写[D].江西师范大学,2013.
[12]黄小慧.庶民视角下的《白老虎》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
[13]程贤萍.《米德尔马契》的互文叙事[D].江西师范大学,2013.
[14]林露.论萨缪尔·贝克特小说三部曲与“第三空间”[D].江西师范大学,2013.
[15]刘敏.杜拉斯小说音乐性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
[16]吴立蕊.阿兰达蒂·洛伊《微物之神》的创伤叙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


‍[17]童丽丽.《幽灵之家》的叙事艺术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3.
[18]童璟.论爱伦·坡哥特小说中的恐怖效果[D].湘潭大学,2013.
[19]周凌.茨威格政治性人物传记研究[D].南昌大学,2013.
[20]潘亚萌.辛克莱·刘易斯小说中的社会批判意识[D].南昌大学,2013.
[21]肖舜耀.论杰克·伦敦笔下的美国“新边疆”[D].湘潭大学,2013.
[22]汪素雅.前往卡夫山[D].南昌大学,2013.
[23]范波.论詹姆逊的现代文艺思想[D].湘潭大学,2013.
[24]李思思.论略萨小说中的荒诞意识[D].湘潭大学,2013.‍


‍[25]林静.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与林语堂“语而不论”的写作、翻译理念及实践[D].南昌大学,2013.
[26]高婵玉.从母与子形象看曹禺对奥尼尔的接受与扬弃[D].南昌大学,2013.
[27]查志英.试论“乱世佳人”的成长历程[D].南昌大学,2013.
[28]王芬芬.论茅盾《子夜》对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的创造性接受[D].南昌大学,2013.
[29]谢宇振.论苏珊·朗格的生命形式观[D].湘潭大学,2013.
[30]乔娟.论《金色笔记》的政治主题[D].南昌大学,2013.
[31]任元元.父权制下“女性悲剧”的男性角色功能[D].南昌大学,2013.
[32]童玉.吉卜林笔下的印度形象[D].南昌大学,2013.‍


‍[33]周婧.《所罗门之歌》的文化阐释[D].南昌大学,2013.
[34]陈允.《呼啸山庄》与哥特小说传统[D].苏州大学,2013.
[35]赵树新.论于连形象在我国建国以来的接受和再阐释[D].东北师范大学,2013.
[36]李文优.“在战斗”与“在路上”[D].东北师范大学,2013.
[37]李朝君.论塞万提斯小说中的流浪[D].湘潭大学,2013.
[38]杨柳.论《艰难时世》中的环境描写[D].湘潭大学,2013.
[39]唐成军.论“席勒式英雄”[D].湘潭大学,2013.
[40]肖红妮.风景中的自我[D].福建师范大学,2013.‍


‍[41]李志丹.福音书叙事展开方式分析[D].河南大学,2013.
[42]周玉影.论帕特里克·怀特小说中的孤独情愫[D].烟台大学,2013.
[43]李嘉.斯坦贝克作品中的《圣经》原型[D].烟台大学,2013.
[44]肖俊霞.论伊恩·麦克尤恩小说中的死亡主题[D].烟台大学,2013.
[45]张蕾.黑暗之光[D].浙江师范大学,2013.
[46]林可杨.从《襄阳杰》到《青柳》[D].福建师范大学,2013.
[47]陈益芳.马克·吐温笔下的密西西比河[D].湘潭大学,2013.
[48]杨欢.奥斯丁婚恋模式与婚恋观新探[D].南京师范大学,2013.‍


‍[49]严孟春.法文中译本《黄衫客传奇》研究[D].海南大学,2013.
[50]范炜珏.苏童与托尼·莫里森“逃离”主题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第一问答网

GMT+8, 2025-4-22 04:07 , Processed in 0.07236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